每个人的书架上都该有套《三体》!关于宇宙最狂野的想象!就是它!征服世界的中国科幻神作!包揽九项世界顶级科幻大奖!出版16个语种,横扫30国读者!奥巴马、雷军、马化腾、周鸿袆、潘石屹、扎克伯格……强推!刘慈欣获得2018年度克拉克想象力贡献社会奖!刘慈欣是中国科幻小说的最主要代表作家,亚洲首位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得主,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
三体(全集)读书笔记无比激动的,看完了最后一页。静静的回忆,思索,感受良久,才战战兢兢的开始动笔。之所以战战兢兢,是因为实在担心用拙劣的文笔将刘慈欣的这本科幻大作表述的太过轻浮,也担心由于本书描写的宏大和细腻,三册通读后实在领悟太浅,但是急于冲出头脑的思绪又无法扼制,只能还是“浅浅”的陈述感受吧。
不得不说这本脑洞大开的书颠覆了我很多的世界观,它让我对星空更加敬畏,让我对宇宙更加好奇,它让我对空间的交错,引申,置换更加敏感,它让我的思维打破重组,开始建立新的体系。正如〈三体3〉序中严峰所说 “(刘慈欣)执著地用坚实的物理法则和潮水一般的细节为我们打造全新的世界。这些世界卓然成形,栩栩如生地向我们猛扑过来。”
“大刘竟然以太空史诗的方式重返历史的现场,用光年的尺度来重新衡量那永远的伤痕,在超越性的视野上审视苦难、救赎与背叛。这一既幻想又现实还科学的中国版《天路历程》,疯狂而冷静,沉重而壮阔,绝望而超脱。”诚然如是,没有什么比这段文字更能表达出〈三体〉带给人的沉甸甸的感受。
〈三体3〉的结尾在跌宕起伏中把故事带到最终的高潮,让我瞠目结舌般的感慨于这套书的头尾呼应和细节处的暗示。更让我感慨的是它描述的逻辑性让我不禁怀疑我究竟是在看一本小说,还是在看人类的历史和即将面对的未来。着实可以评价为:“一种启示性的震撼,一种极致的满足。”
这本书中有很多无关宏旨的细节,却仍然为我带来了特别的触动。针对每部印象深刻的着笔说几处。
〈三体1〉
〈三体1〉通过汪淼的主观视角带我们朦朦胧胧的了解了三体世界,而这中间叶文洁却是贯穿三部的核心,她在〈三体2〉开始对罗辑说的 宇宙社会学的两条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暗含了宇宙的终极奥秘并指引了宇宙最终的“膨胀”和爆炸。
而她的重要更来自于一切的开始都源于她发出的那个最终吸引来三体世界的信息。从那一刻开始,地球便开始了几个世纪的颠簸震颤,更是最终走向了毁灭。
〈三体2〉
〈三体2〉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低谷纪念碑的那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可能听着稍微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却蕴含着无穷的真理。为什么会产生大低谷?为什么在人类开始醒悟并专心于眼前的生活反而社会发展空前甚至可以创造出可以与三体世界抗衡的科技水平?似乎和〈最好的告别〉的理论有一些共通:“用当下的时间做好当下的事,不要为无法改变的事情而牺牲当下,往往那个无法改变的事情,反而改变了。”就如同改编的那句“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再有一处,便是章北海的一番话:“中世纪和大低谷的事实都证明,专制制度是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星舰地球需要活跃的新思想和创造力,这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充分尊重人性和自由的社会才能做到。”让我联想到如今身边发生的一些局限,由于骨子里的专制抑或是不信任而扼制住那些看似不可控的活跃的新思想和创造力,那最终只会走向闭环。
〈三体3〉
〈三体3〉让我最触动的便是云天明之于程心的深深的爱恋,看似有些荒唐的花费巨资送给了自己暗恋的爱人“一颗星星”,又在地球毁灭后送给了她一个“小宇宙”。这是一种属于一个极端孤僻的人的一种彻骨的浪漫。而他死而复生的经历更加令人唏嘘而忧伤。最后虽然最终和AA“度过了幸福的一生”,让我感慨于人世间的姻缘神奇,也更加因为他最终没能走进送给程心的小宇宙,陪AA走完一生而心潮翻涌。最终他还是为了程心而走完了一生。
还有一处不得不提便是罗辑的一生,看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哦,要进画里了,孩子们,走好。”,简直泪眼婆娑,从叶文洁的谈话到面壁者,到执剑人,再到地球的守墓者,这么多伟大的角色,非凡的经历。而我只是想听他再说一说他内心的普通人般的感受,他对于庄颜和孩子的思念,可惜没有,他最终还是成为了那个淡泊一切的人。
严峰评价说:“在整个三部曲中,第一部最有历史感和现实性;第二部的完成度最高,结构最完整,线索最清晰,也最华丽好看;而《三体Ⅲ》则是把宇宙视野和本质性的思考推向了极致,这方面目前无人能及。”
除此之外,特别想提及一个在〈三体1〉和〈三体2〉中都出现的一个人-大史,不得不说他的“粗糙”和甚至表现出来的“粗俗”反而让我觉得他是科学界的一股清流,人太聪明或者懂得越多越会被自己框住,而真理往往源于最简单的事物中,就像大家开始在了解三体世界后绝望的时候,他却用那人类杀不死的虫子比喻人类,并说出“虫子从来没有被真正战胜过”这样让人内心为之鼓舞的话。而他在〈三体2〉中又同样用他的义气陪伴罗辑走了一程又一程,救了他一命又一命,从而也才有了罗辑将近200岁的神奇之旅,并成为了地球的伟大的终极守墓人。
这本书留给了我太多的“未解之处”,其中就包括罗辑的爱人的结局,而他对她说的那句“太阳和宇宙都有死的那一天,为什么独有人类认为自己应该永生不灭呢?”更是一语中的的道出了人类在求生之路上的种种愚蠢。
我不知道杨冬究竟如何自尽又真正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伊文斯被暗杀前究竟知道了什么,也不知道庄颜和孩子究竟是否在冬眠中醒来又是否和罗辑相见,更不知道大史最终怎样走向人生的结局,云天明又如何被三体世界截获,在三体世界经历了什么。也更加不知道云天明和AA刻出来的全部文字,以及他们经过了怎样的等待。也无法知道那已经出现的四个世界究竟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无法知道那未展现的五维到十维是如何更加的宏大,而已经二维化的一切又究竟是否有生命。。。
未解的如此之多,而或许真正有趣味的也正是在这里。
用“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来评价刘慈欣的描述写法绝对不为过,虽然文中多处段落比较“晦涩难懂”,但是那种给你眼界的拓展和刷新的思考却是让人不能不赞叹。
〈三体2〉中其中一个面壁者希恩斯曾经提到过“思想能力”和“智力”的区别,我一直非常有自知之明我并不是一个有“智力”或者高智商的人,但是我希望我能不断修炼,成为一个具有“思想能力”的人。这同样是我欣赏生之为人的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品质。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收尾:“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人类如果不思考,上帝连发笑都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