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少女玛丽洛尔生活在巴黎,幼年失明后,父亲保护她、训练她,鼓励她勇敢生活下去。1940年,德国入侵,她被迫离家,不久又与父亲骨肉分离,以瘦削的肩膀抵抗纳粹暴政。 德国少年维尔纳从小失去双亲,与妹妹在矿区孤儿院相依为命。一心想摆脱底层命运的他,凭借无线电天赋跻身纳粹精英学校,本以为是命运的转折,不料却跌入另一个地狱。 战争碾碎了他们的希望,两个陌生人的生命轨迹也意外交汇。当平静的生活成为不可企及的黑暗之光,他们是否有勇气,在死之前,活出生机?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读书赏析 读书笔记在书城里挑选新书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这么一本书,被其题目深深吸引,或是有一种直觉罢,就决定开始阅读这本书。
大概的内容于我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就是“二战”时期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导致命运发生转折的一男一女。但描写全无战争本应具有的残忍和冷酷,而是稍稍委婉而不失浪漫色彩。
故事的女主人公玛丽洛尔,是一名法国女孩,幼年失明,在父亲的指导下慢慢学会了接受现实,学会了以盲人的角度来感知、欣赏这个世界。每当生日到来,父亲都会送她一本盲文版的经典文学作品。玛丽洛尔享受阅读的时光,她喜欢用手指在一个个凸起上触摸的感觉,喜欢去阅读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正如这本书本身一样。
故事的男主人公维尔纳•普芬尼希,自幼生长在孤儿院里,与他的妹妹尤塔相依为命。维尔纳最为出众的外在特点就是他有一头极为好看的雪白色秀发。维尔纳小时候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常向孤儿院的保育员——埃莱娜夫人请教一些“奇葩”的问题。埃莱娜夫人却并不觉得厌烦,用原文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她给孩子们更多的是欣赏而不是管教”,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能够做到这样的保育员和老师,实是少之又少的。也正是因为有埃莱娜夫人的鼓励与包容,维尔纳才能够拥有孜孜不倦的学习动力。否则,他只能像孤儿院里的其他孩子一样,长大之后当一名煤矿工人,美其名曰“为帝国献身”。
玛丽洛尔的父亲是博物馆的钥匙管理员。一次在参观博物馆时,她得知博物馆内有一个镇馆之宝——钻石“海之焰”。据说这颗钻石受到了诅咒,拥有它的人将安然无恙,可他周围的亲朋好友就会遭遇不幸。因此,这颗钻石被牢牢看管着,密不透风,甚至让人怀疑这颗钻石到底是否存在。
童年时,维尔纳就展现出了他对通讯的天赋。有一天,他和尤塔偶然找到了一台收音机,两人就偷偷摸摸地听起了广播。他们偶然调到了一个来自法国的科普知识节目,听得津津有味,也喜欢上了那个亲切的男声,以及他所传授的知识。维尔纳有些不合时宜地爱上了科学,因为对于像他这样的孤儿来说,长大以后就是要下矿井的,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后来,德军进攻法国,广播也停了,维尔纳唯一心灵上可以得到慰藉的场所销声匿迹。
纳粹大军势不可挡。很快,巴黎沦陷。玛丽洛尔与父亲携带着钻石,逃往她的叔祖父艾蒂安家。叔祖父艾蒂安是个怪人,他畏惧上街,一辈子躲在自己狭小但舒适的房间里。房子里有一个格外庞大的收音机。原来当初维尔纳和尤塔收听的科学节目,就是由这里发出的。播报声音来自艾蒂安已去世的哥哥,即玛丽洛尔的祖父。艾蒂安喜欢给玛丽洛尔讲故事,玛丽洛尔也渐渐喜欢上了跟叔祖父相处。
维尔纳的通讯天赋有幸被发掘出来,他参加了入学考试,拿到了顶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并加入了一个通讯小组。和他共事的有讲师豪普特曼和高年级“巨人”弗兰克•福尔克海默。他很享受钻研的过程,也有了自己在学校的好朋友弗雷德里克。但他也思念妹妹,怀念童年那美好的岁月。生活看似无忧无虑,其实往往隐藏着危机。每过一段时间,校长就会从学员中挑选出最弱的一名进行不人道的处罚。原先被录取的六十个学员陆陆续续离开了许多,甚至连弗雷德里克也被重创至残废。维尔纳对生活的信心轰然崩塌,再加上四周弥漫着的硝烟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他也开始变得郁郁寡欢。
玛丽洛尔的父亲在因事返回巴黎的途中被捕入狱,马内科太太辞世,玛丽洛尔只得同艾蒂安相依为命。这个时候,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有一名德国军士长冯•伦佩尔,正循着钻石的踪迹找上门来。
维尔纳同几个伙伴一起上了前线,这其中就包括福尔克海默。一路上他看到了太多战争所造成的疮痍荒芜,空气中隐隐约约渗透着死尸的味道——还有绝望。
艾蒂安被抓走了。此时也到了1944年,西线战场上纳粹接连败退,玛丽洛尔所在的小镇子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战争前线的一部分。然而此时又有谁能够保护玛丽洛尔呢?冯•伦佩尔找上门来,玛丽洛尔危在旦夕。维尔纳所在的旅馆也被盟军的炮火炸得粉碎。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被掩埋在残垣断壁之下的维尔纳听到了收音机里玛丽洛尔读《海底两万里》的声音、求救的声音,以及似曾相识的《月光》,他凭借福尔克海默的帮助,拼尽全力冲出废墟,找到了玛丽洛尔,并且杀死了冯•伦佩尔——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杀了人。至此,男女主人公终于相遇,在战乱的年代里擦出了靓丽的青春年华的火花。
盲女孩外表看上去脆弱,内心却是如此顽强。少年没有被绝望击垮,而是最终活出自己的色彩,就像那看不见的光亮一样,似乎并不起眼,却有其独到的一面。
这本书表面上是战争小说,实际上关乎生死、情感与人性,贯彻全文的,乃是那可歌可泣的爱。玛丽洛尔对父亲和叔祖父的爱、维尔纳对妹妹和好友的爱、玛丽洛尔与维尔纳之间的那纯洁而神圣的爱,皆未因战火的肆虐而褪去本来的光泽。那光、那色彩,是我们看不见的,也是我们看得见的。
在弗雷德里克因被殴打出记忆障碍而退学之后,维尔纳曾到他家拜访,可弗雷德里克早已认不出昔日的好友了。真是令人感到遗憾而痛惋。可确实,维尔纳没法做些什么。他做不到。战争是冷酷无情的,维尔纳和弗雷德里克充其量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他们本怀抱满腔的热血,可生错了年代,在错误的时间里试图感知世界的美好,到头来终会绝望。最终,弗雷德里克一辈子都躺在床上,而维尔纳也被战争的烟火吞噬。他们的命运着实可悲,可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又会怎样?
我想,最让人感动的,乃是维尔纳临死前的那一段描写。维尔纳根本无法扭转自己的命运,十分无助,可到最后,他明白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道亮光,我们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风吹不动光”,因为那光乃是我们那坚定不移的信念。维尔纳自始至终都在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守则,他值得我们钦佩。维尔纳为找寻自己的信条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的死不是没有价值的。因为,那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就是心中那最为宝贵的东西啊!
“睁开你的双眼,在它们闭上之前,尽可能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