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左右的男孩埃德加随着母亲来到塞默林疗养,在这里遇上一位男爵,马上和男爵成为朋友。后来男孩发现男爵的兴趣并不在于自己,而是在年轻美丽的母亲身上……茨威格深受同时代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在作品中揭示出潜伏于人们内心深处却被压抑的种种激情,并由此精彩地演绎出各种激情之间的激烈冲突。
灼人的秘密 读后感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者。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瑞士,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他亲眼目睹战后那些失落的国度,目睹那些国家的人民悲惨的生活和人性的堕落,作品针砭时弊,疾呼人性,包含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批判和担忧,充满人道主义关怀。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
内容简介
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母亲和男爵之间暧昧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这个孩子冷眼旁观着母亲和男爵之间的暗涌。
他的敏感让他洞悉母亲和男爵之间的微妙变化,他的天真无知又把他挡在秘密大门之外。
正是他的敏感又无知的矛盾性格,让母亲和男爵之间的龌龊无所遁形,让他们暴躁难安,展露人性丑恶的一面。
简评
他不喜欢独处,也尽量避免一个人待着,因为他根本不愿意静下心来审视自己。他知道他需要人性的摩擦,来点燃他所有的才华,内心的热情和恣意。他孤身一人时是冰冷的,没有用处的,就好像躺在盒子里的火柴一样。
小说一开始就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躁动不安的环境:火车或嘶哑或撕心裂肺的鸣叫声,黑色的车身,拖着黑色的链子,冲向黑色的隧道。不安浮动的风,云,飒飒作响的树木,落下的水珠,带着寒气的雪。一切都是躁动不安的。
这个环境映射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不是个和平世界,貌似平静的表象下隐藏着动荡不安,战争阴云的笼罩使到处呈现出物质及精神上的荒废,血腥和混乱。
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欧洲人或多或少地承受着环境变异带来的负面结果:物质的贫乏、环境的压抑与精神的负担。
即使物质生活上不愁温饱、生存不受威胁的有产者阶层也不能逃避精神上的困扰。
他们缺乏正常且平庸日子的充实,内心积累负荷越多,压抑就愈大,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它爆发时就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男爵轻易就看穿了掩藏在那中年贵妇高雅的忧郁之后的激情。
他只要忘记自己是谁,谈话就能变得很自然。
显然,男爵是个处事高手,明白如何一步步搭建桥梁,接近他的猎物。
他就快成功了,只是他忽略了这个特殊的桥梁。
男孩长期与成人在一起,阅读的书籍也让他较同龄孩子更成熟,他敏感,内向。对一切人和事不是陶醉就是仇恨,这样极端的个性注定不能让人忽视。
男孩的心理描述紧扣故事情节发展,男爵为引起其母亲的注意假装和他做朋友,男孩因为有了一个认同他的人而变得自信,甚至自负起来。
男爵成功引起男孩母亲的注意之后,就对其弃之不理。
男孩变得沮丧,仇恨,到最后识破男爵的诡计时变得愤怒。
他恨自己的母亲抢走了自己的新朋友,恨男爵只是为了接近他母亲才和他做了朋友,恨他们对他的欺骗。
他沉默应对他们的一切表情上,语言上,行为上的攻击,这种沉默的回应更让对方狂躁不安,无计可施。
他追踪他们,只为揭开秘密。
直到最后,在楼道里看到母亲和男爵在一起推拉时,以为母亲被男爵欺负,而和男爵打起来,导致母亲的婚外情以及男爵的阴谋破灭。
他极力追寻真相而不得,其实,他早已寻得真相,只是他不明白而已。
小说最后,男孩在褪去乖张后,又变成一个天真无知的孩童。
他看到母亲祈求的眼神,选择了保守秘密。只是这样,就不仅保住了父母的婚姻,也从灵魂上拯救了母亲。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在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读《灼人的秘密》,我们并不能从中得出一个主题。唯有立据于时代背景,通过作者展现给我们的人物性格及心理,来感受二战后欧洲的社会状态,不仅仅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