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一本拖了15年才写成小书。资深拖延者兼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在这本风趣机智的小书中为拖延者翻了案。其实,大部分拖延者都不是一事无成的窝囊废,在逃避那些“本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拖延者们还是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嘛。
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 读后感看完以后,我发觉2018年或以后的我,并不是拖延症患者。
因为书里是这样说的:
在我们中文的“战拖”语境中,严格界定的“拖延行为”是特指满足以下这两个条件的推迟行为:(1)后果消极;
(2)无必要,本可以避免。
如果一项推迟行为是经过理性权衡之后的主动选择,并且也确实带来了积极的后果,那它并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拖延”。
而这本书旨在打通如下人士的心灵缺口:
“结构化拖延” structured procrastination,意思是:由于没有做某些事,从而做成了不少别的事。
我也发觉了一个不错的思维模式,其实本质也就是按轻重缓急、分层次有逻辑地有效处理:
“任务验伤选择”-task triage。最基本的意思是根据紧急程度进行分类排列,最常见的使用情景是在战场上、自然灾害现场或拥挤的急诊室里,当初期医护人员作治疗决策时。医务人员要决定哪些伤员已无存活可能,哪些人如果得到立即救治还能活下来,哪些可以加以安抚、稍后诊治。或许,咱们可以把拒绝某项任务看作对它见死不救。有些事情先放一放,问题倒也不大,但对于大多数任务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你着手做的时候,心里要有数:做到“蛮好”就可以了,或许比“蛮好”再好一点儿,但是犯不着追求完美。 你必须养成习惯,接下一件任务时就逼着自己分析一下,看看“不那么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又有多少。你必须问问自己:把这件事做到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比起“蛮好”的结果,“完美”会更有用处吗?比起“一般般”又如何呢?你还得问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真愿意做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完美与否对我来说有多大区别?对别人呢?
答案往往是“没那么完美”也就够了,而且,反正我心里本也打算就做到这个程度来着。所以,如今我允许自己哪怕把事情做得比“完美”差一点点,也不要坐等任务过期。也就是说,不妨现在就开始做(或者,顶多拖到明天吧)。
从这本短小精悍的治愈系书中,我个人觉得目录本身就有一定的启发性:
第一章 结构化拖延法嘿,写给你看的呢~
第二章 拖延与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导致了拖延的表面呈现,但实质成熟心智的完美主义者并不等同拖延症患者。
第三章 待办事项清单To Do List 肯定会使你头脑灵光,逻辑分明,照着上面一项项在计划时间里做下来,做完一项用红线划掉一项,心里爽歪歪吧~
第四章 放点音乐吧音乐的选择性也有讲究,如果你知道怎么选,我感觉你的拖延症并不糟糕。
第五章 电脑与拖延这个很有典型意义,办正事的时候请最好屏蔽那些毫不相关的东西:与朋友的闲聊话框、花花绿绿的网页... 投入、专注,效率奇高。
第六章 “平摊型”人士的呼吁也就是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像抹水泥一样平铺在桌面,一项项解决;相较于此,“叠放型”也就是资料一层叠一层,从上往下—逐渐降低高度直至完成。
第七章 与敌人合作不拖延的人是怎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如何合作?相得益彰一切好说。
第八章 额外福利第九章 你看拖延不顺眼?第十章 从哲学角度替拖延说两句假设.人自以为是的.以为.人.生就.就是理性的动物,理性达到了天性的高度,想必拖延症就不会存在。往往这样,都是感性战胜理性的结果——才导致拖延的产生。所以,人是讲感情的理性动物,很大程度上,理性用来权衡利弊,感性用来接受自己,你拖延,故你在。自己玩自己也挺有趣,只不过如果牵涉到别人,还是让你的理性占上峰吧!
第十一章 充满深刻哲思的结语最后,引用书中句作为结尾:
“找对节奏,万事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