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情节跌宕、悬念迭起的讲述美国社会医生职业和所处行业状况的长篇小说。小说主线是三郡医院的各科医生与行政人员努力经营、提高工作质量的艰辛过程。其中病理科的皮尔逊医生作为保守力量的代表,以其资历和顽固的性格带来了不少麻烦,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革新与守旧力量的斗争中,小说穿插叙述了几个典型病例和人情故事,道尽了医生和这个行业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最后诊断 读后感江湖中的江湖
我看这书的时候和看完以后,“江湖中的江湖”这种感觉一直贯穿始终。在社会的这个大江湖里,医学界这个小江湖实在是非一般的难于行走。
小时候听大人说,最好的三个职业是律师,老师,医师。看了这书以后,我觉得三者当中,最应该受到高度尊重的是医师!律师代表公义,即使失误,还有时间和机会可以重申正义;老师代表教育,而这并不是可以立竿见影的,甚至需要祖祖辈辈的传承才有良好的效果;唯独医师,瞬间的一个动作可能就主宰了生死之门。
这本书里,有着很多的专业用语,我懒得钻研了。让我深深震撼的,是那些看似平凡并日日重复的医院日常所揭示的种种人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医院也不例外。董事会考虑的经营管理涉及到派别和人员的任命,院长在资金调配上涉及的各个科室的资源分配,医生在个人技术及荣誉维护上的考量,都是一堆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中。
权力导致人性被吞噬,不管你是谁,你都无法逃脱权力的侵袭。按书里说的,在医学界里,医疗、培训、科研三方面是促进医学不断发展的最重要的三大环节。医疗就是我们日常常见的医护接诊救死扶伤的工作,而培训则是针对医护人员要及时的给予培训指导最新的医护知识。科研方面,恰恰是这书里以最不起眼的病理科作为例子,带出这三个环节中不可避免的冲突与相辅相成。
优秀的哈利院长,他是法律生毕业,参军后被派往海军医院负责行政管理工作,退役后考了哥伦比亚大学医疗管理。他出任院长,因为不懂医,反而可以避开了在救死扶伤和运营管理上的良心冲突。
欧堂奈,优秀的外科主任,不但有过硬的技术而且心有抱负,锐意对医院进行各项改革,可也顶受着董事会的重重压力,在人事措施上一拖再拖危机频频,赌上的可能是病人的生命,还有自己的良心。
一个人必须先成为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内科医生,然后通过多年的专科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病理科医生皮尔逊,这个在医院底层解剖室办公的病理科主任(我一直管他叫老鲶鱼),在貌似最不起眼的一个科室也是工作环境最差的一个科室,又最臭脾气最老资历的一个医生,却掀起了全书的高潮。因为,肿瘤病患的最后诊断是由病理科签署的;因为病理科在尸检报告里,可能会发现真正的死因并不是主治医生诊断的那样;因为,病理科的各种检查报告的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医生误诊,甚至引发传染病爆发;但同时病理科的研究,可以给临床医疗及药物研发上提供有效的可行的帮助和发展........这是一个很特殊却又必不可少的科室,他不在一线,不跟病患直接打交道;他是医院体系里一个自检自查的部门,从不在招人喜欢之列;他的从业医生有着近乎全科的过硬技术,但待遇还不如专科医生;他们的荣誉几乎不为人知,却是一线荣誉的坚强后盾;你以为他们冷漠地对着尸体、标本,其实污脏的白袍下也是火热的医者仁心。
医护行业是个特殊人群,虽然他们“掌管”了生死,但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生老病死。在小江湖里互相竞逐技术、声誉、名利后,仍然要过大江湖的俗世人生。作者用了两个医护人员的病例为故事高潮实在是高明之举,既展现普通人的伤筋动骨之痛,也揭示人性的包容和宽恕的差别。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有些错误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对有着高超医术的医生也一样,而有高度责任心的人,对自己的苛责也更严厉,甚至让人心痛。愿行走于这小江湖里的,都无愧于心;愿江湖内外都能给予这个江湖更大的尊重和更多的包容。
这书里涵盖和引申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取舍问题,除了政治立场、权利及利益、管理之术、还有人命轻重、良心与舆论、技能及声誉前程,爱情家庭与事业等等,难怪当初书友的评价是十星!我也觉得当之无愧,已经入手纸书,留作日后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