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读后感_2900字

读后感

《纽约客》读后感2900字

最早知道白先勇是在龙应台先生的《大江大海》中,后来某次去香港,买了回顾其父亲白崇禧将军一生的图片集《父亲与民国》,算是看过的第一部白先勇的作品,之后只是偶尔听闻其人其事。微信读书特别优惠中出现了这本书,马上加入书架,读到第二个故事,发现其笔触如此细腻,人物如此生动,更重要的是其关注点虽然在个体,但是流淌在人物身旁的时代,国家光景却是那么的丰富,在角色的起舞中窥探或沉重,或光辉的岁月,见证时代的变迁,潮流的改变,观感极佳,一口气就把几个并没有关联的小故事读完了,马上在书架上加入了另一本《台北人》。总共六个故事,前两个故事稍显单薄,虽然人物特色明显,但是剧情没有展开,只是通过有限的场景来反映人物在纽约的沉沦;中间两个故事涉及台湾大陆在时代交替之下,个人命运被碾压的无奈与可悲,因为涉及自己很感兴趣的时代,所以印象深刻;后两篇,讲述同性之爱,其实是头一次看同性话题的文学作品,虽然性别的错位感有些不习惯,但必须承认,既有剧情,又有人物,尤其最后一篇,作者对人物的刻画颇下功夫,如果不是同性之爱,确实心生羡慕,令人动情,后两篇尤其以坦然面对生与死的人生态度作为结尾,颇让人感动。
《夜曲》恐怕是太多中国式时代悲剧的再现,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竟然如此对立,竟容不得个人的生存,所有的大义都变得虚无,所有的人性都遭到扭曲,当大幕徐徐降下,留下的不是灾后的喜悦而是更大的疑惑,那个时代的痛苦,看似已经远去,但其伤痕还没痊愈,阵痛还在持续。这个故事讲述了海外知识分子,在故国被颠覆之时,对新政权满怀憧憬,做出人生抉择后的悲惨经历以及知识分子寻求人生归宿的愿望。彼时,男主人公违背了父亲的愿望,放弃了对“大义”的追随,选择留在美国成就个人事业,而儿女主人公和故事中的另两位学成的同伴,选择了“大义”,毅然回国,满怀希望的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大业中去。当宏大叙述与个人叙述相冲突时,要么,时势造英雄,打破旧制度的桎梏,开启“新世界”的大门;要么,在国家,民族这样的庞然大物前,被碾压的粉碎。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大抵如此,而且轮回一次又一次,完全看不到希望之所在。经历了多年联络的中断之后,当男女主人公再一次于纽约相见时,当年的“弱者”如今名利双收,享受着文明下的恬淡生活,当年的“强者”,经历了死里逃生的式的人性折磨,其平静背后却是自我价值观彻底崩溃的代价,那些于世于己的冷漠,是一个人丧失了基本感情后的样子。如此强烈的对比,放在任何人眼前,都将是深刻的震撼,当两个垂垂老矣的生命,回望过去,慨叹人生之时,除了悲壮,凄厉,更多的是对命运的无限敬畏。作为一个局外人,白先勇的勾勒更显平静,既没有对于悲伤往事无尽的抱怨与哭诉,也没有如同革命者般的痛斥与批判,男女主人公,尽管有悲伤的情绪,但更多的时候,表现的却是平和。在纽约的青春岁月,那些翩翩白衣少年们的形象,只是略加描绘,就已经然人心生美好。同样的,那些痛苦的经历,尽管只是只言片语,却时时拨动着观者的心弦。是的,当经历了一世的沉浮,往事只如同过眼烟云早已飘散,生生死死蹉跎只是为脸上增加了几道岁月的皱纹。历史当然应该被回顾,被反思,但是那毕竟是大叙述下的意义,之于整个人类群体,是文明得以存在与前行的必要基础,但之于个体,其实并没有直接的意义。男女主人公,似乎都已经参透了这些玄机,早已置身事外,这份坦然,比起感性的渲染,更加令人震撼。一个,静静离去,一个,默默相送,此时无言胜有言,只有命运钟摆的微微声响。
《骨灰》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加复杂,除了大陆易主时个体选择而造成的不同命运,也同时也传递了面向未来的人与人,人与国家,国家与时代三个方面的和解,虽然这样的和解意义之下的细节并不单纯,但毕竟是向前看,让观者多了很多自我认知的融入。故事以主人公回国迎取不知下落逝去很久的父亲的骨灰为楔子,在旧金山转机时,看望大伯,并见到经历政治迫害,才获得自由的表伯,一个时代下两代人交织的命运画卷得以展开。首先是人与人的和解,大伯与表伯,虽然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是大义面前,一个忠于国家,一个忠于理想,一个是铁血正直的军人,一个是执着于自由的民主党派。就时局而言,矛盾与冲突是一定会有的,但是否应该以理想的价值观做彻底的颠覆,其实是值得怀疑,无论是以之后几十年如同浩劫般历史进程作为判断依据,还是之于历史乐观派对于时间的期许。社会变革的方式与意义并没有如革命者宣传的那么简单,制度的构建绝非一纸设计图纸,其内在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历史的长久进程,而非一蹴而就的结果。当然,这样的探讨是宏大的,在此不做细致论述,回到大伯与表伯的对抗,其实二人的立场,都有其道理,如果是在一个健全宽松的民主体制下,纵使对立,也是能够共存的,作为一种制衡,是制度得以健康的基本保障。只是如表伯一样的民主党派,尤其是左翼党派,对于政治的理解太过天真,以至于被自己的理想所吞噬,这是那一代左翼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时光飞逝,故国往事已成历史,两位老者再次面对面时,看到的只是两个脆弱的灵魂,当大义褪去,人之于国家,民族何其渺小,人生而为人的意义恐怕远不是这样的大叙述所能定义的。两个人的和解,看似又太多的无奈,但究其本质而言,却是对于人这一共同属性的了解与认同,没有这样的认同,自下而上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概念都将是空架子。在我看来,这是白先勇人文价值观最为突出的展现,在之后的两个故事中更加直接。其次是人与国家的和解,主人公的父亲蒙受不白之冤,死了之后甚至连骨灰都不知道去处,而改革开放,大陆急需国外的技术,作为技术人员受到了官方的特别照顾。按照古人论调,杀父之仇,恐怕只有以冤相报,方能放下,那么如果这个仇来自国家,政权呢?白先勇没有试图解答这个疑问,而这也是我所说的并没有治愈的伤口,上朔几代遭受的苦难,至今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更不用说反思了。如果我们选择回避这段历史,甚至试图通过时间来掩盖真相,那么很可能再可预见的每一天再次堕入炼狱之中。我们怀疑的,为之愤怒的,就在那里,一丝不减。最后,是国家与时代的和解,国家走了弯路,犯了错误,纵然是最为红专的极端分子,也在试图去理解融入世界的必要性,虽然摒弃一个主义却扛起另一个主义的大旗,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未必一定小于前者,但一些改变确实预示着国家有与普世价值和解的倾向。虽然前景令人堪忧,但也不必放弃希望。故事的设定同样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联系现实,时间线索变得明晰,白先勇展开了未来的图纸,而这个未来,正是我们所经历的当下,我们是否得到了答案?
除了骨灰之外,其他几个故事都有纽约这座城市的身影,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集合体,纽约的象征就是令人向往的存在,它的广阔,可以包容一切或形而上,或具而实的事物,对于融入它的人们,它是家,对于没有融入它的,它是乐园。对于白先勇笔下的人物,乡愁的情愫,注定了这些人是后者,尽管不会有身份认同上的巨大归属感,但也大可自由自在的活在其中,虽然这样的广阔同样带来了人的渺小,但是个体的存在依旧清晰,而不至于被概念淹没,就这而言,纽约是美好的。而这样兼容并包的特性,值得曾经身陷囹吾,后得以逃出的人们深深思考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