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作者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体现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作者通过本书,与读者分享其对三大现代人共通命题的思考,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面对的问题——亲人的生老病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故乡与远方的选择。自2014年12月面世至今,《皮囊》成为感动千万读者的“国民读本”,被称为“非虚构”写作丛林中独具样貌的林木,销量突破300万册,堪称现象级的超级畅销书。韩寒、白岩松、刘德华、刘同、蒋方舟、李敬泽、阿来、阎连科等人联袂推荐。《皮囊》(2019)封面升级版,书封使用具有皮肤质感的SKINS纸,包裹14则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容纳一个个既失去家乡又尚未到达远方的生命。
皮囊读书赏析 读书笔记有些爱确实只能在生活中的粗茶淡饭、柴米油盐中无声的体现出来,它或许是一碗白粥,一碟青菜,或许是一盆热水,一条热毛巾,或许是一句话,一个简单的举动。首先说一下:“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是经常被拿来调侃别人的句子;出自于朱自清的《背影》,调侃归调侃,但在文章里面我们不容忽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感情。一次家庭变故,使得父子两人得以相聚,而后匆匆相离,在这来来回回的途中,父亲无不时时关心着他的儿子。辞行时,他为他送行、看行李、讨价钱…甚至不顾自身的尴尬处境跨过月台去买橘子,一切的一切,虽然在一个背影的转身之后就与时光一同逝去了,殊不知,正是这个我们会经常被忽略掉的背影,却承担着多少为人不知的艰辛、苦楚与付出。在父亲的眼里,朱自清永远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去哪都需要被照顾,儿子是心中放不下的牵挂。那一刻,看到父亲为他奔波的背影,那种对父亲的感激与爱如潮水般地涌上心头,这种由衷的感情我想朱自清自己也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出来的…在朱自清的眼中,为他奔劳一生的父亲是走在漆黑夜幕下头上闪烁的孤星,是千里羁旅远离故乡安放心灵的灯塔,是穷尽所有而不能释怀的思念羁绊。尽管这个背影是那么的平凡,不怎么强壮;也尽管是千千万万次转身的其中一个,但它所润含的却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所阐释的亦是一直以来亘古不变的。生活不需要轰轰烈烈,生活也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简简单单的一瓢饮,一箪食,却足以让我们感到幸福;足以使我们在人生途的沙洲上栽下生命的种子,《背影》也就恰恰如此。透过朱自清的《背影》,我们能够深深的感受到他对父亲的那种怀念之情,它不仅道出了一个儿子的热切情怀,还有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不能安放羁旅之情的游子对父亲的感怀。如果说《背影》是那个时期下对父爱深恸的吟唱,那么接下来要讲的则是80后一代人对父亲挚念的精致缩影,它没有民国时期的浓烈与矫情,也没有现在抒情的直白与清新,它有的是对父亲那种无尽的崇敬与缠绵的怜惜以及不能自已的自责。而这种对父亲的爱以及对自我逃避反思的深入解剖则来自蔡松达的《皮囊》。正如李泽敬作的序所说,它是一本认心、认人的书,写这一本书,是伤心的;伤痕累累的心。对于读者来说,读这本书同样也是。但伤痕累累的心是好的,流泪、流血、结了痂、留了疤痕,然后依然敏感着,让每一次疼痛和跳动都如同初心,这是好的。可以说,这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理想,关于生命的,用五千年来一直使用的符号,用一颗跳动着的,流淌着血液的心一字一句的从现实中抠出来的直扣心灵的书。《皮囊》里的每一章都值得我们去慢慢品读,为什么要慢?只有慢了,你才能读得出它的实质,才能读懂它的心。在我看来它不仅仅由各种文字段落组编起来的行间之旅,同时也是闪烁着生命的另一个自己,它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你心里的最柔软处,洗涤着你早已疲惫的心灵。大概说一下这本书吧,主要看来,《皮囊》分为14个章节。读到“阿太”时,会看出她的坚强与舍得;读到“母亲的房子”时,能感受到她的执着、追求,还有对丈夫深厚的爱;读到父亲的时候,能体会到他的艰苦,他对家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及他残疾后的那种无助、无奈以及作者对父亲的责备、挚爱和怀念;后面还有“张美丽”“阿小”“文展”“厚朴”…总之,这是一本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如何去安放自我心灵的书。拿起它,我们能够读出生活中的百味。里面的人物,我们太熟悉了;熟悉到以至于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都说河岸的芦苇挺立坚韧,经得起狂风骤雨的打压,也受得住流沙洪水的冲刷,万般折磨疼痛后的它依旧笑看日出,静看日落。我想,《皮囊》里的父亲就如着芦苇一样,在许诺母亲起一百多平方房子的时候,在“我”超生出世的时候,在他中风住院的时候,在他残疾在家休养的时候等等,父亲总能体现出一种临阵不畏的强大,没有什么事是他完成不了的;房子落成了,还带着对母亲的浪漫情愫;“我”直至有了今天的所成,少不了父亲十几个寒暑无声的付出…尽管生活总是给他带来许多的不如意,家道中落、单位撤职、生意惨败、患病残疾,父亲总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带着全家走出困境,父亲便是蔡松达的一直坚持下去的精神港湾。直至后来,读到作者回到家里走进那间陪伴父亲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房间,发现床头贴的那张早已被手指摸得发白的照片时,才发现父亲永远地停留在记忆的最深处,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悲哀不自主的用上心头,而那些想要去给的,却都永远不在了。就如蔡松达后面所说到的:“原谅我,父亲,从你生病开始我就一直忙于在外面兼职赚钱,以为这样就能让你幸福,但当我看到我给你的唯一一张照片,被你摸到都已经发白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恰恰剥夺了我所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其实对父亲来说,这时的他不会有太多的追求,一路的风风雨雨让他拥有着也失去着,纷纷扰扰亦使得他看淡了一切,物质上的给予或许早就不重要了,但只有一点我觉得是残疾后的父亲一直想要的却一直满足不了的,同时也是作者一直以来都忽略掉的,也是成为作者一生中最大遗憾的,那就是父亲所渴望的儿子给不了的陪伴。纵观《皮囊》,其实并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会为你负重而行。前半生父亲为儿子一路奔波,后半生儿子也为父亲拼命赚钱,但二人的关系却被一道无形的墙赤裸裸的分隔出来,也正是这堵墙成为了彼此之间永远解不开的精神枷锁。《皮囊》中对父亲的怀念,作者并没有用多么刻骨的话语来直接表达,而是通过父亲为儿子的点点滴滴来衬托出来,我想这正是为什么它能够这样直击人心的原因吧,情到深处泪自流,平凡之中爱自显。它所给到的,同样是我所不能释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