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应该从儿童抓起。本书便是对南老关于儿童经典教育的诸多真知灼见的总结,书中不仅选录了南老推荐给孩子诵读的经典篇章,而且以生动鲜明的案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在阅读古代经典著作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读后感最近虐童新闻层出不穷, 一个比一个揪心, 又是喷消毒水, 又是喂芥末,又是拿针扎。实在是触目惊心, 引起全民的愤怒与恐慌。
这些事也给我们打响了警钟,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迫在眉睫。好的环境不只是在硬件上,更重要的是在软件上,好老师原本好教室来的重要的多。
好老师最关键的不是学历,资力,而是道德和品性。《礼记》上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所谓经师就是指传播知识的老师,而人师是指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性,一辈子给孩子效法的老师。人师不一定要学识好,但为人处事,人品修养都有极高的境界。一个有爱,有道德的老师是绝不会做出虐童这类事的。
对孩子的教育仅考老师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才是孩子第一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深深的影响着孩子,如何育儿是父母必上的一课。中华民族上下5千年的历史,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许多教育智慧。这本《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就非常值得一看。
本书不仅罗列出南怀瑾的育儿观点,每章都引经据典,并加以解释和阐述。另外还有亲子诵读,故事链接,是一本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好书。详细讲解了仁义礼智信,勤俭好学,有勇有谋等各种美德,还有怎样读书,怎样做人,怎样交朋友。全书分为66个章节,可谓是面面俱到。育儿的同时更是育己!
怎样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其光。南怀瑾所说的“用其光”,就是看书不要盯着书看,要把书放到前面,用眼睛把书的字拉回,在脑子里面反应过来。就好像把自己看成一个录影机,最后把书一合,这句话在哪一页第几行,那个印象就已留在脑中了。
许多孩子因为眼睛近视了,看起书来就特别吃力,总是把眼睛鼓得好大,像个探照灯一样外射,这样眼睛就会愈来愈坏。可不是么,自从近视以后,眼睛越来越往外突,俗称金鱼眼。丑就别说了, 更重要的是脑子也不灵光了,思想也不灵光了,反应也笨。
半闭着眼睛,把书的字拉过来。也就是说用意念把眼睛往里拉,而不是往外突。老子说:用其光, 复归其明。 学会用其光, 慢慢的视力、脑力、聪明、智慧能够恢复过来。从小教会孩子用眼也是一门学问。
怎样做人
在这升学率至上的教育上往往太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 很多同学在学校很优秀, 出了社会处处碰壁, 问题就出在不会做人, 不招人喜欢。
所谓的做人就是修身,《大学》曾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而做人的根本又要回到仁义礼智信上去了。应当从小抓起,洒扫应对, 洒扫就是洒水扫地, 应对就是待人接物。
怎样交朋友
交益友受益,交损友受损。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值得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朋友一定要慎重。
只有教孩子去结交那些有本事没脾气的人,包容那些有本事有脾气的人,远离那些没本事有脾气的人,才能真正交到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
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志不同不相为谋, 反之志气相投就能彼此辅助达到行仁的目的。人各有志,我们这一生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朋友,不同时期都会碰到不同的朋友, 同个朋友也会在不同的时期做不一样的事情。坦然的接受这一切,我们会遇见更好的朋友。
对朋友的劝归要适可而止,适可而止也是一条交友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尊重朋友的选择,即便他的选择是错的,但如果规劝后无效,则顺其自然,以免伤害朋友间的感情。志高的人是指对伟大向往和追求的人,
教育孩子非常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教孩子立志,很坚定的立志。都说出名要趁早, 很多牛人都是从小就认定了自己的路, 自己的志向。没有志向就很难严格要求自己, 相反有了志向学习起来就会拼尽全力。少年时期是志的形成阶段,这个时期把自己的未来定位在高档或是低档、伟大或是平庸,以后几乎是很难改变了。所以要培养孩子志高,有远大理想和追求的人,就应以古今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童年的梦,才能使孩子有大的人生规模和高的流品归属。
和古人交朋友,吸取古人付出辛酸血泪的数千年经验,用古人教育智慧育儿,这本书很值得多看多学。